| ||||||
| ||||||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这本书中提到:生命是决不能停留在某一点思想上的,生命还需前进。山东公司济南国际标准地项目赵世杰用他出色的业务能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踏实肯干的性格认真诠释句中的含义。 初入项目,明确目标 2020年,从校园到工作的第一站,赵世杰来到了济南国际标准地项目。 见面会上,项目经理问道:“小赵,想从事哪个部门的工作?” 听到这,他的心中也思考了起来,想到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在校园的时候也听学校老师对他们的职业规划的第一要点就是专业对口,知道这是自己职业的第一步,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想到这他也下定了决心,和项目领导说道:“我想去项目测量队工作。” 测量的工作是繁忙而艰辛的,紧张地工期,恶劣的天气,都没有打倒这位河南小伙。刚开始他被安排给老师傅当副手,背仪器、扶尺子,一干就是一整天。 他性格沉稳,踏实肯干,对不了解的地方喜欢提问,他自己也说在老师傅哪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像在使用水准仪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尺垫,不能随便找个地方防置,要注意前后视距相等,消除测量过程中由于视距原因产生的误差,还有就是每个人有不同的读数习惯,在测量过程中尽量由一个人来读......” 虽然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他每天都会是他工作的第一天,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认为自己熟练了就可以马虎大意。“在测量坐标点时,要仔细,不能有一点的偏差,不能有一点的马虎。 一马虎就有可能导致点位的偏移,甚至会引起返工,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必须要认真仔细。”这是他对队伍人员常说的话,每次测量放线前,他都会要求施工队测量人员与他已经算好的坐标、标高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放线工作。理论结合实际,让这位90后的小伙子进步飞快。 忙里偷闲,钻研学习 岁月无痕,时间有印,测量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规,但他却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对工作的好奇心始终没有降低。 这天他发现了老师傅手里的无人机飞行器,好奇心驱使着他给老师傅说了自己想学习无人机的想法,项目老师傅看到现在年轻人热爱学习,也是不吝赐教,只见老师傅拿着遥控器,左右两个手柄一起向前轻轻一推,螺旋桨开始转动,无人机便徐徐上升,手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航拍的画面,渐渐地,无人机越飞越高,工地上工人劳动的身影也渐渐模糊。 老师傅一会看向机器,一会看向显示屏幕,熟练的找好角度,咔嚓咔嚓,就把工地情况记录了下来。老师傅看向赵世杰,发现他正呆呆的望着自己,惊讶的表情也是写在了脸上,不由逗得老师傅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刻苦的学习和认真的钻研,没出两天就可以完成无人机的基本操作,录视频、拍照片、低飞、高飞、定点旋转。自从跟老师傅学会了飞行技巧之后便主动担当起了项目的现场进度的拍照和录像工作。在一片空地到现如今准备道路通车,每周都会记录现场实况照片,被项目人员亲切的称呼为“项目飞行员”。 脚踏实地,不负年少 如今,山东公司济南国际标准地项目也到了最后的验收冲刺阶段,现场的测量工作也告一段落,内业的资料整理,现场的工作排查成了项目重点工作,项目的组织架构测量队也是直属于工程技术部。看到同事们每天忙碌的身影,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整理资料又无从下手,想帮忙又担心整理不好反而添乱。 这时候项目总工陈鹏飞对他的后续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想到这位小伙子刚来的时候自己就对他留有印象,这两年的关注也发现这小伙子工作认真,踏实肯干,最后也是大胆创新,让这位每天在现场跑东跑西的小伙子加入到了资料整理的工作当中,并让他单独负责一个模块。 同时也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不要怕自己会有哪些方面不懂,年轻干事情不要怕干错,就怕不干事情,不懂的直接可以来问我,看好你。”有了领导的鼓励他也没了后顾之忧,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是查阅相关规范,查不到的也是去虚心请教。 有意思的是项目总工陈鹏飞总不会对他提出的问题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引导他用另一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直到他自己想出解决方法才放他回去。这也让他的独立思考能力,遇到不同问题时思考解决的能力大大提升。也看出了项目领导对员工的培养也是多方面、多方法的全面培养。 时光是温柔和煦的清风,它悄然划过指尖,你既不知道它何时离开,也不知道它奔向何方。然而,那份触觉的清凉吹至心田,萦绕着久久不去,奋斗后的苦尽甘来,铭记在千万缕思绪中,不可磨灭。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
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