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略显青涩的脸庞,羞涩的笑容,穿着印有中国电建反光马甲的背影;个头不高,年纪不大,在施工现场游刃有余,他就是山东公司中科计算所项目B-1地块施工员贾立民。 2021年大学毕业的他毅然决定加入中国电建这个温暖的大集体,进入金沙js9线路中心这个行业,在山东公司中科计算所项目上开启自己的青春奋斗之旅。一年多时间,从最初的青涩懵懂、白纸一张,到现在的游刃有余、独当一面,担当和热爱帮助他逐渐成长为一位青年岗位能手。经过多个日夜持续钻研、久久磨砺、反复敲打,终于锤炼成项目部最放心、施工队最信任、干起活最锐利的一颗火热的“钉子”。 快速融入,关键环节“钉得准” 2021年8月,贾立民入职中国电建之后,被分派到了中科计算所项目。彼时,项目部正处于大干热潮中,管理人员较为紧张,这就需要新员工尽快成长担重任。面对沉重的压力和紧张的节奏,贾立民展现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到这里来才发现书上的很多东西都不实用,几乎一切要从头开始。” 讲到专业方面,贾立民打开了话匣子,“书本上的东西都太大了,工地现场的东西又太细了,工地上的东西和书本上的都对不上号。”这也是来到施工现场的第一天带给他最大的感触。 爱学习的他并没有气馁,在项目“导师带徒”帮助下,贾立民很快得到了提升,他一边看施工人员是如何施工,一边自己在旁边琢磨,不懂的,他就问师傅或者现场管理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一直认为“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的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满了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从学生到菜鸟再到能手,贾立民的成长快得令人惊讶。可是没有摔过跤的孩子又怎么会走得好路呢? 2021年10月5日,他迎来了自己施工员生涯中的第一战,B-2地块幕墙施工工作。面对危险性高、质量要求高、施工效率高的施工要求。贾立民开始发了愁,不知道怎么干,不知道怎么管。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开始研究幕墙施工方案,将常见的幕墙施工质量问题汇总成册,反复研究琢磨。心思细腻的他在施工困难阶段还考虑的是如何给工人鼓劲,他积极给施工队管理人员、工人做思想工作,鼓舞信心,提振士气。 除了要求对班组施工人员“班前五分钟”,他还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的班前安全活动,有计划性地组织施工一线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他寸步不离与施工班组连夜鏖战,他的行为让大家感受到了项目部的重视,也更加有干劲儿。最终B-2地块5栋单体建筑提前完成幕墙施工,极大鼓舞了参建人员的士气,为各项后期工程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制约工程进度的一个个“拦路虎”。面对一个个“烫手山芋”,他总是第一个毫不犹豫接下来。具备了一定施工经验的贾立民,来到施工现场一下子就找准了“钉点”,抓住问题症结,给施工队提出更合理的施工建议,协助班组长重新分配任务,“幕墙工程如期通过验收的那一刻,才觉得没有辜负项目部与领导的信任……”“钉子”贾立民,在中科计算所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印记。 迎难而上,艰巨任务“钉得稳” “小贾小贾,本事不假”这是项目领导班子对贾立民的客观评价。在B-2地块收尾抢工阶段,他开始接手质量问题销项工作,这涉及业主、监理以及设计三方,频繁地检查、整改回复,让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下手,刚开始的销项内容都显得仓促,甚至对现场出现缺陷的具体原因都不清楚,一时之间没了工作的热情。 面对困难,他没有动摇、没有退缩,而是开始了“解惑”之路,找技术部、找经验丰富的师傅沟通。 “王主任,这些销项的内容太多了,我顾不过来,该怎么办?” “不要着急,将汇总的问题按照施工部位,分门别类地梳理就会好很多”技术部主任王泰然说到。 在得到指点之后,茅塞顿开。他开始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思路,将各项问题按照施工难度、施工部位、施工条件分门别类地整理到表格里,逐项梳理;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施工进度,小贾便每天驻扎现场,将问题清单打印出来拿到现场逐项落实每个销项计划,24小时开通手机,现场学习、现场消化,只要当天工作没做完,他就寝食难安,无论回到项目部多么晚、多么累,他都要坚持把手中的工作做完,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无论再多寒冷的冬夜,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办公室自行学习,最早来、最后走,因为勤奋,同事们送他一个雅号——“钉子户”。 勤学苦练方能触类旁通,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用心的付出,小贾对于导致施工质量的原因有了自己的总结,更有了自己的想法,经验积累起来后,他的工作也效率越来越高,“无他,唯手熟尔”,凭借自身不服输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现在成长为现场施工不可或缺的一员干将。 “我曾很多次感到无助、惊慌,担心自己干不好这份任务,但我从来没懈怠过……”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钉下一颗的“钉钉子精神”。贾立民连续奋战1个多月,梳理完成了项目施工区域内的5栋楼,6大项,80多项问题的销项整改工作,顺利完成交付,为后期项目其他建筑的竣工验收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就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让他在2022年“黄河杯”劳动竞赛上获得月度生产标兵荣誉称号。 热爱工作,扑下身子“钉得深” 身经数场“恶战”的锤炼,贾立民这颗“钉子”已愈发锐利。 俗话说“思为行之始,行为思之成”。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来自自己的用心程度。对于工程质量,贾立民的“钉子”精神逐步显现,他严格要求施工现场按照施工图纸及验收标准开展施工作业,执行“三检制”质量验收流程,特别加强对吊顶安装工程隐蔽工序验收、弱电智能化隐蔽工序验收、消防安装工程等工序的质量控制。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及时下发整改指令、通报、罚款单等措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促进施工队安全与主体工程同步推进,确保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常态化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 有时候施工队伍会说他总喜欢没事找事、小题大做,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深知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安全工作坚决不能打折扣。贾立民将对工作的热情和态度,深深钉进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 最美的样子,莫过于奋斗的身影。回忆这一年多中走过最忙碌的时刻,贾立民摸摸鼻子、憨憨一笑:“大概是白天奔赴现场,夜晚灯下奋笔,梳理明天要完成的工作量,似乎永远有工作在等着自己。”每当问及是什么支撑着他不断前行、忘却疲惫时,他总不忘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滚烫理想呼唤我”之类的话语替自己回答。 “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对自己的不足有着深刻认识,总是时时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工作,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劲头”生产经理张振强说到。大家都很欣赏这样的目标,立足当下才能把握未来,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点滴的积累,量变终会化为质变,一朵浪花也能攀越崇山峻岭的阻碍,澎湃出奔腾的激流。 “工作的困难肯定会有,但只要摆正态度,认真应对,及时更新理念方法,努力适应工作环境和模式,我们年轻人也能找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方式。”贾立民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他用行动证实,唯有胸怀激情,为梦想拼搏,方能在岗位上展演飒爽豪迈的风采。 寒来暑往,时间飞逝,回顾过去的一年多时间,直率地说,他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有成长有不足,有遗憾有感动,但好在最后都坚持了下来,他渐渐明白,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实现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祖国召唤时,身为工程人,贾立民将继续发扬“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韧精神,立足于自身工作岗位,在时代的浪潮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用自己的热血及热爱,继续参与到祖国的基建蓝图建设中。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
浏览: |